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中学数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以往只要“学会”,当今必须“会学”。因此,要能很好地完成中学数学学习任务,除课本外,还必须有一些能带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必读参考书。特别是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衔接期,无论在课程数量和内容难度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等各方面可以说都是质的飞跃。这就决定了在学习方法上也应有一个质的转变。因此详细地指导初中生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和数学中的解题方法就非常必要。

解题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在数学的教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他们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极其艰巨又是极其重要的任务。
为提高中学数学教与学的质量,就必须提高中学生的解题能力,而要提高解题能力又必须使学生做到:
一、具有扎实而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
二、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解题方法;
三、比较熟练地运用数学思维方法。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要多做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很熟练,适当多做题是有必要的,对选题的要求力争精中选精,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为高中数学学习增添后劲。解题后要有思考,是否可以一题多解发散思维或多题一解寻求通法,对解法的要求尽量做到典型性,代表性,技巧性。
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学习方法对头,才能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只有学习方法对头,才能不断地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解题方法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要求的。不重视解题方法、不去主动地掌握解题方法的数学学习方法,肯定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掌握解题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配合着学习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要知道,要搞好学习主要靠三条;一是远大的理想抱负;二是持久的刻苦勤奋;三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个班的学生,听同一老师讲课,用同一课本学习,都有远大抱负,都在勤奋学习,学习成绩为什么还会出现明显的差距呢?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同。前两个因素具备以后,方法问题就是决定的因素了。英国有一位社会学专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们中间大多数人认为,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学习导师怎样活动,怎样思考和怎样对待事物,他们都认为,掌握方法比掌握具体知识更重要。
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给学习解题方法带来事半功倍的高效率,带来学习上的好成绩。而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将阻碍学生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板,学了解题方法也不能灵活运用,给学习造成事倍功半的低效率,尽管花了很多时间,却总是效率不高,成绩上不去,久而久之,甚至会造成诸如体质下降丧失信心等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前面提到,衔接过渡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学习课程门数和内容难度都有巨大变化,因而很自然地反映在学习方法上必然要有一个大的调整。在初一高一年级要初步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在二年级完善并稳定下来,三年级就可使科学的学习方法产生明显的效果,并一直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从初中就养成讲究方法的习惯,那么今后到社会上工作也会讲究方法,这样就会心想事成,使你一生受益,在事业中定会有所成就。讲究方法也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坏习惯是一辈子还不完的债务,好习惯是一生受益无穷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