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化学一对一辅导

中小学一站式文化课辅导
初中辅导班免费咨询热线

40089-40050

首页 >辅导资讯 > 初中资讯 > 初中语文一对一补习学校-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知识清单
初中语文一对一补习学校-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知识清单
初中资讯    作者:初中语文   2021-02-08

知识清单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1.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为主要内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联系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例如,杜牧的《赤壁》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对历史的感慨,曲折地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和愤慨之情。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话外之音。

鉴赏咏史怀古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等。

初中语文一对一补习学校

(2)基本主题: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对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咏物诗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其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方法。

(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

(2)内容特点: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内容范围:一般为山水田园诗和其他写景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基本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于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河山之情;

③厌弃黑暗官场,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征战沙场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入仕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1)形式标志:标题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山河沦丧的痛苦;

④久居边关的乡愁;

⑤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⑥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内心总会激荡着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愁思,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等),或托物(月、雁、笛、柳等)传情,或因梦寄情。

(1)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闺怨诗: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忧愁伤感;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失去自由、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诗人的情况不同,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①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①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②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二、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准》)

诗歌前两句写景,所写的并非月夜晴朗、碧空万里无云的景致,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绘成幅朦胧冷清的夜景图;后两句抒情,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3.托物言志

即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人格化。

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这首词,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诗句表面上写景,而实际上隐含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情感。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前一句是动景,后一句是静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描绘了大海威严的气势,表现了曹操渴望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景的描写,渲染反衬静景,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首诗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以动显静。

7.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和伤感。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和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借景寓情,以景结情,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这些诗句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充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

11.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事件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已观点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第二联借向秀、王智的典故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表达报国情怀。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即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法。

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词写人生的荣辱成败之感,主要情思仍在抒壮志难酬、恢复大业未成的哀伤。全篇共十句,前九句都是写杀敌报国、恢复山河、建立功名的惊人壮业的,这是扬;仅末尾,“可怜白发生”一句点题,这是抑,透过这句,表明前九句所写的都只是虚幻的梦想,末尾一句压倒了前面九句,具有十分感人的力量。

15.互文

互文指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运用互文的手法,用将军与士兵们的白发与热泪表达了在漫长的戍边生活中的思乡之情。

16.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这首诗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热门资讯

咨询

公众号

一对一辅导

回到顶部

补习

先试听,满意再付款

各年级各科目免费预约试听,满意后再付款
辅导

不满意随时换老师

多年教学经验好老师尽在君翰教育
小学辅导

贴心服务无顾虑

全程监督上课情况,学习方案及时调整
初中辅导

不满意,退余款

对课程不满意,未上课程全额退款
君翰教育

小君老师

中学辅导
扫码咨询
免费咨询热线
40089-40050
高中辅导投诉建议:136-0912-2475
小学一对一辅导校长信箱:junhanxiaozhang@163.com
初中一对一辅导总部地址: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275号大唐电信院内B座3楼
版权所有 陕西君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 备案号:陕ICP备16006738号-2 |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683号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