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改革后,有一句话重重地砸在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心头,可谓振聋发聩:
“大语文”时代,阅读成为重中之重。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
如果学生想要在语文学习方面脱颖而出,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质便与阅读有关。
同时他强调:阅读能力必须靠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
部编版教材在促进学习阅读方面可谓用心良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但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我的孩子对课外书不感兴趣。”
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没有找对方向、用对方法。
只靠老师与家长要求,孩子是缺乏持续阅读动力的。

那么,有什么锦囊妙计,能让孩子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从此就乐此不疲地爱上阅读呢?
下面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搬开阅读路上的拦路大石头,从而走进文字世界,领略精彩。
01、童话,是儿童走进阅读世界第一道色彩斑斓的魔力大门。
几乎所有喜欢阅读的儿童,都是从听童话故事开始的。为什么童话对于儿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乘着想象的翅膀,
游历奇妙的童话三国,
看花儿跳舞,
听星星歌唱。
原来,童话中“想象”、“夸张”、“拟人”,这些特有的手法,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带给孩子奇妙的阅读体验,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童话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营养大餐。
最具有想象力的童话推荐两类:
一是魔法类童话,读者在体验放飞想象时,可以收获无比的快乐。
比如:《长鼻子矮人》、《魔表》、《魔法戒指》、《"魔缸"的秘密》、《阿拉丁和神灯》、《中了魔法的头颅》、《魔球男孩和坏人》、《牧羊小伙子做国王》、《打人的驼背小人》。
二是历险类的童话,孩子们在这类童话中,可以满足探险的愉悦感。
比如:《火绒盒》、《傻大胆学害怕》、《仙鹤哈里发》、《象的孩子》、《寻找永生的王子》、《寻宝人》、《伊万王子和大灰狼》、《乔治和火龙的故事》、《女怪物的头颅》、《金发姑娘》
除了以上这两类童话,还有许多经典童话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孩子在阅读童话时所收获的快乐,并不是短暂的、读完后就消失的。而是会自动存储在他们“积极情绪”这个账户里,只要不断阅读,就会不断增长,这将会滋养孩子一生的心灵。
连列宁都说:“童话不只是儿童们享用的食品。”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打开童话的扉页,为儿童呈现一道色彩斑斓的阅读大门,从而引领他们走进阅读的世界。
02、放声朗读,在倾听自己的声音中,理解童话
小学生与学龄前儿童的区别是:他们已经识字,可以进行自主阅读。
所以家长要做的,不再是陪伴阅读,而是教会他们一套阅读的方法。学会了阅读方法,他们就可以在童话阅读的花园里野蛮生长。
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初入课外阅读,十分有效。
但大声朗读,不仅仅是发出响亮的声音读,如果孩子掌握了“突出重点词语”的朗读法,他们就能在朗读童话的过程中增强语感、真切体悟故事情节及童话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孩子在独立放声朗读时,可以突出三类关键词:
第一、突出表示程度的词,声音可以表现得又长又重。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自己的声音,感受到事物的变化程度。
具体怎么做呢?下面结合经典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举例说明,注意以下标色的文字: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第二、突出修饰语,声音可以随着内容的变化而作轻重缓急的变化。孩子在倾听自己的声音时,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
“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第三、突出动词,小读者往往在动词中体会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从而被故事吸引。
“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随着孩子不断熟练关键词朗读,他们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对童话故事的阅读兴趣也会不断增强,并进一步拓展延伸到其它文学体裁的阅读。
03、从情感入手,借文中情感打动孩子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极其重视孩子们的童话阅读,亲自撰写了1200篇童话,目的之一就是借助童话,发展儿童的情感修养。
童话,一般在故事一开始,就用情感吸引小读者。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开头,就让小女孩在万家灯火的大年夜里,独自出门卖火柴。
用大家热闹、快乐的情景与小女孩孤单、饥寒的境遇作对比,小读者立马就能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从而生出同情之心。
带着情感阅读全文,小读者常常就会被故事吸引,想要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及小女孩的命运、结局如何。
有人说:“阅读,就是跟作者对话。”
因为只有跟作者对话,读者才会喜欢上作者的文字。
所以,阅读不止于读,更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每个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孩子。只要找对方法,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阅读。
法国作家罗伊·兰德的有一句读书名言道出了阅读的动力所在:
“阅读是永恒的乐趣。”
而童话不仅是最有趣、最生动的儿童故事,更主要的是,它最能贴近孩子的精神世界。
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喜欢的童话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思想、感情,然后带着感情大声朗读,不仅能让孩子快速与阅读交朋友,爱上阅读,而且写出精彩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