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家文化节”家庭教育大讲堂

JUNHAN EDUCATION
李文道教授长期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服务于中国的家庭教育,曾与教育名家孙云晓教授,一起合著出版了《拯救男孩》、《拯救女孩》等家庭教育畅销书,多次参与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多次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发表教育文章。
对于家庭教育,李文道教授称:“改变孩子先改变父母,父母改变,观念先行,行动跟进,坚持不懈!”
在本次的家文化节大讲堂中,君翰教育也邀请到了这位重量级嘉宾,为宁夏的爸爸妈妈们带来一场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讲座,希望家长们都能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




△李文道教授参与的部分讲座
今天小君为大家整理了
李教授讲座中最精华最实用的
三大教育观点
爸爸妈妈们快收藏起来吧!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如今的家长和孩子们其实有着很多难以相互理解的地方,家长们若是贸然使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可理喻,对牛弹琴。
想要更好地读懂孩子、帮助孩子快乐成长,就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尤为重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孩子与大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小孩更倾向于通过冒险来吸收经验,而大人则在为人处世上会用较为保险的方式;针对同一件事情,小孩注重与享受的是过程,而大人追求的是结果。
由于认知角度的不同,所以家长有时会很难理解孩子的某些行为
有些父母在指导孩子做事时,把怎么做,分几个步骤,哪个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等问题,想得十分周全,让孩子一丁点错误都不犯。其实,做事的过程就是成长,父母剥夺了孩子成长和犯错误的机会。
那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父母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甚欲,慎施于人。
如果父母不愿意当众被人批评,那想想孩子愿意吗?父母觉得某个东西对孩子好,特别想要,也要想想孩子是不是想要。
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即使目的是正当的,也要考虑方式和方法,理智地和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感受,做到移情共感。
父母要学会‘装嫩’,适时降低自己的心理水平,和孩子保持一致。我们的父母习惯把孩子抱起来说话,其实你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世界。
青春期教育

随着孩子身高体重的成人化,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地位是降低的,青少年时期是父母光辉形象崩塌的时期,孩子会本能的轻视、鄙视父母和老师。
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挑战父母权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理解,要hold(容纳、控制)住,不离不弃,冷静而耐心地站在孩子身后,指引他,让他顺利渡过青春期。
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点,对孩子说,“我管不住你,我就不管你,把你交给社会”等话语,使孩子极有可能做出问题行为,甚至犯罪。
不同阶段孩子心理、思维方式也不一样,父母要和孩子共同成长,根据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育规律和经验,一个父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放到另外一个孩子身上未必有用。
以上就是李教授在本次讲座中
提到的几点重要内容啦
以此为戒时常提醒自己
能避免很多与孩子的矛盾
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把以上观点
利用到家庭教育中去
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